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香港政府
行政長官
- 行政會議 行政部門 公營機構 立法會 區議會 司法 終審法院 法律制度 - 法例 主權移交後政制改革 港區人大代表 港區政協委員 立法會(簡稱立會,英文">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係香港嘅立法機構。立法會而家有60個議席,每屆任期 4 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屆立法會嘅任期係兩年)。喺政權移交前叫做立法局。響香港基本法草擬期間,亦有指佢做立法機關。
港英時期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喺1992年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就出咗份政改方案,喺1995年,即係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選舉入面大幅度增加直選議席,又加多咗九個功能組別(即係所謂嘅「新九組」),令中方好不滿,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重鬧彭定康係「香港歷史上嘅『千古罪人』」,宣佈放棄「直通車」(即係話原本中英雙方協議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可以全部過渡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重決定「另起爐灶」,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之下成立預備工作委員會,同埋成立香港臨時立法會(簡稱臨立會),用嚟喺第一屆特區立法會成立之前,可以通過晒一啲特區成立時「必不可少」嘅法律。但係臨立會喺1996年成立一直到香港回歸之前,港府都唔承認呢個會,結果呢個會變咗做非法組織,令到參加臨立會會議等如非法集會,所以喺回歸之前臨立會要走到上深圳開會,搞到好多議員都要深港兩頭走。
彭定康政改方案
特區時期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立法局改名做立法會。最後一屆殖民地時期立法局議員全部「落車」,中國政府成立臨時立法會。
九七政權移交
1998年,舉行第一屆正式立法會選舉。2000年,舉行第二屆立法會選舉。2004年,舉行第三屆立法會選舉。
2005年,香港為2008年立法會係咪要實行全面普選而發生好多爭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同附件二進行解釋,指出香港如果要改變行政長官同立法會嘅選舉制度,除咗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三份之二立法會議員同意之外,重要得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先可以實行,間接否決咗2008年普選嘅可能。
政權移交後
喺1998年嘅第一屆立法會選舉度,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10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20席由地方分區直選產生。2000年嘅第二屆立法會選舉,增加咗由地方分區直選嘅議席,減少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嘅議席,其中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6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24席由地方分區直選產生。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廢除咗由選舉委員會選出議席嘅制度,將6席改為由地方直選產生。其中30席經地方分區直選產生,其餘30位經功能組別選舉產生。香港基本法第68條講明最終目標係全部議席都由普選產生。
組織
立法會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一人出任。第一屆到第三屆主席都係范徐麗泰。
主席
立法會轄下有3個常設委員會,分別係財務委員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同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另外重設有18個事務委員會,定期聽取政府官員嘅簡報,同埋監察政府執行政策同措施,議員可根據需要加入一個或幾個事務委員會。
委員會
行政管理委員會係為立法會提供行政支援及服務,委員會之下設有議會事務部、資料研究同圖書館服務部、翻譯同傳譯部、公共資訊部、申訴部、總務部及法律事務部。
行政管理委員會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七十三條,立法會主要職責有:
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
控制公共開支
監察政府工作
接受香港居民申訴
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嘅任免
如果立法會全體議員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者瀆職行為時,立法會可以通過進行調查,並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如果調查委員會調查之後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對行政長官嘅指控,立法會會對係咪提出彈劾案進行表決。如果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通過嘅話,立法會就可提出彈劾行政長官案,並將結果知會中央人民政府,同埋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中央人民政府接到報告之後會決定係咪免去行政長官嘅職務。 職責
選舉組別大致可分為地區組別、功能組別同選舉委員會。
選舉組別
全港分為五個選區,議員由普選產生。選舉制度係比例代表制。登記選民大約有3百多萬。由1998年起地區直選議席逐漸增加。
地區組別
2000年嘅選舉有28個功能界別,分別代表香港社區各界別。每一界別有1至3位議員,夾埋有30位議員。各界別係:
23個功能界別採用「最多票數當選法」(First Past the Post),合資格嘅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代表。勞工界每人可以投三票;鄉議局、漁農、保險、運輸就採用「選擇消去法」(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system)。
鄉議局
漁農界
保險界
航運交通界
教育界
法律界
會計界
醫學界
衛生服務界
工程界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勞工界(3個議席)
社會福利界
地產及建造界
旅遊界
商界(第一)
商界(第二)
工業界(第一)
工業界(第二)
金融界
金融服務界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進出口界
紡織及製衣界
批發及零售界
資訊科技界
飲食界
區議會 功能界別
2000年,800人嘅選舉委員會選出6位立法會議員,比1998年少咗4個議員;2004年再無立法會議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選舉委員會成員嚟自四個界別(各200人):
大部份委員由本身嘅界別中選出。委員由800人入面選擇,每人可以選擇嘅候選人以議席數目為限,得最多票嘅6個委員當選立法會議員。
工業、商業、財經界
專業人士
勞工、社會服務、宗教及其他界別
原政界: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選舉委員會
立法會議員每月都有薪酬,大約係五萬幾蚊,用嚟支持議員嘅工作。
立法會有專用嘅車牌,以LC開頭,係英語 Legislative Council 嘅縮寫。立法會主席嘅專車就用 LC 1。 福利及待遇
《立法會簡介》,香港立法會網站
《立法會選舉資料摘要》,香港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2005年4月11日 參見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
阮小儀(1970年11月23號—),原名阮佩儀,有時就咁叫小儀,花名姑媽。阮小儀未結過婚,中學嗰陣讀嘉諾撒聖心書院(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而大學讀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家下係商業電台">香港商業電台DJ,而佢主持嘅電台節目好受後生仔女歡迎。
阮小儀1996年加入商業電台,初期響廣告部做創作。後尾協助王仲凱(商業二台前總監),演出週日黃昏搞笑節目《廢話小說》之後得到賞識,轉職做DJ。其後同另一位DJ森美主持《森美變態樂園》。因為佢哋合作得好好,所以之後兩個人一直都合作主持節目。好似《森美小儀 dot dot dot》、《森美托小儀所》、《森美小儀山寨王》、《森美小儀K饉40》、《森美小儀COLOR CAFE》、《森美小儀餓Ⴡ之van》、《森美小儀餓Ⴡ之home》、《架勢堂》等等。2001年開始獨力主持《神州大地小儀國》。
多年嚟,森美成日響節目中取笑小儀高度同年紀,但係兩人依然合作無間。2006年3月,小儀同森美合作主持無綫電視綜藝節目《15/16》(讀十五十六)。
由2006年4月15號開始,佢同DJ Donald合做新週六下午節目《903 id club AiShiTeRu》。
小儀響《架勢堂》香港十大「最想非禮的女藝人」選舉入面,將「非禮」等同「性感」,有侮辱女性成分。事後佢同森美響商台同商台網上公開道歉。(參閱架勢堂的商台投票風波。)
現主持節目
架勢堂(每逢星期一至五凌晨十二點到兩點播)
- 曾於6月12號起停播兩個月,之後於8月14號再播返。
903 id club AiShiTeRu(每逢星期六下午三點到五點播)
- 曾於6月10號起由嘉賓主持代節目兩個月,之後於8月19號重新主持。 電台節目
15/16(每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十時半至十一時播放)
- 由7月12號至8月17號期間改為「星級加強版」,於8月18號重新由森美、小儀主持。 電視節目
現參與廣播劇
電台節目
2000 處境喜劇男親女愛 曾經參與嘅廣播劇
2007 LokamochiMamiba
2006 BIG NOSE
2005 亞卡比槍擊事件
2004 早安啊!曼克頓
2003 大衛營
2002 奪標
2001 流星級的演唱會
2001 有怪莫怪的世界
2000 十九樓半的夏天
1999 很長的good morning miss
- 由7月12號至8月17號期間改為「星級加強版」,於8月18號重新由森美、小儀主持。 電視節目
- 曾於6月10號起由嘉賓主持代節目兩個月,之後於8月19號重新主持。 電台節目
2008年4月27日星期日
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粵語,又叫白話、廣府話或者廣東話,英文係Cantonese,係一隻流行於中國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東南亞地區同埋第啲粵人移民地方嘅語言。嶺南地舊時叫越或粵,粵語得名於此。語言學分類之中粵語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係一種聲調語言。廣義嘅粵語包括廣州話(亦叫廣州話)、台山話、桂南平話等。廣州話(廣府話)口音係粵語嘅公認標準音。
使用人口方面,舊時統計有6600萬人講各種口音嘅粵語,全球排十六位;亦有啲統計數字話粵語使用人口有1億2千萬。雖然響中國大陸政治上,粵語冇乜地位,之但係廣東地區開放歷史有幾百年,經濟好過中國內地,仲有香港經濟文化繁榮,令到粵語有好大影響力,成為香港文化同粵文化嘅根基。亦都因為粵語從18世紀開始隨著大量粵人移民行出國門帶到海外,成為海外唐人嘅共通語言,噉樣令到佢有好強嘅生命力。
喺嶺南地區,粵語沿珠江各支流散佈,可以分做六個區:西江/珠江、潯江/郁江、北流江/南流江、南江/鑒江、漠陽江、潭江。前便四個水路交頻繁,可以互通;後便兩個因為水系分隔,互通較為困難。
粵語以廣東省城廣州做中心,廣州市嘅粵語口音就係標準粵語,呢一點得到咗所有粵語使用者嘅公認。中國政府喺大陸地區用行政力量強行大力推廣普通話,試圖剝奪粵語嘅生存空間,以達到用普通話嚟取代粵語嘅目的。1980年代之後有成千上萬嘅外省人湧入廣東,對本地粵語構成好大嘅威脅。年輕一代嘅廣州人冚巴唥都要同時掌握廣州話同埋普通話,令到廣州話嘅發音用詞有加速變異向普通話靠近嘅趨勢。不過本地政府極力支持廣州話,廣州電視台曾經因為堅持用廣州話報道新聞等節目而被中央點名批評,到而家仲依然堅持使用廣州話服務本地廣大市民。香港文教高層亦歷來明確表態香港所用嘅語言喺廣州話。由于香港對外交流頻繁,同係講廣州話嘅香港,通過大量粵語流行曲,電視劇,電影,對粵語弘揚中外有好大嘅幫助。
歷史
嶺南,即係五嶺之南。五嶺就係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嘅合稱,隔開中原同嶺南嘅一埲牆。呢一帶,上古無乜留字記載,只知到呢到係百越之地。百越其實係呢度人嘅自稱,越就係水咁解,而百就係人咁解。有人解做水上人或者水邊住嘅人。後尾要同江東越國分開,就寫做粵。有人推斷係,佢哋係南島語系各族有關。
上古
秦國公元前218年開始攻打嶺南,到公元前214年,開通咗秦鑿渠(唐之後叫靈渠),打通楚地(而家嘅湖南)同粵西(而家嘅廣西)之間嘅水路,噉樣就可以較容易進入粵東(而家嘅廣東),之後完全搞掂嶺南。秦國人就跟住軍隊搬到來嶺南。之後官員亦都要求秦始皇搬人口來嶺南,等秦國人可以落地生根。不過,呢個時間,當時北方共通話雅言都只係少數人講嘅話。之後無幾耐,秦國就玩完,跟手全國內戰。公元前206年,秦國亡。公元前203年,呢個時候南海郡大守趙陀就自立為王,重統一埋其嶺南其餘兩郡,立南越國,定都蕃禺(家下廣東廣州)。呢個時間,住響度嘅百越同秦人就進一步融合,百越人嘅話,同雅言共存,互相影響。
秦國同南越國
公元前111年,大漢國主武帝劉徹,派兵打南越國。南越國玩完,個嶺南畀大漢吞拼,中原同嶺南交流多咗,同時呢區就都變成海上絲綢之路出發點。因為劉徹重視呢區統治,就響秦鑿渠嘅南面,經營蒼梧郡治廣信做統治中心。廣信就係家下廣西梧州同廣東封開一帶,潯江、西江、賀江(舊時叫封水)、桂江交匯之地,北通湖南,西到雲南,南面出海,東面可以到廣東。因為有政治同經濟誘因,呢處就引咗好多大漢國人呢處,所以當時全國共通話雅言就響呢個地方紥根。當時合浦(家下廣西南流江出海處),徐聞(家下廣東雷州半島南端)同埋蕃禺就同外國傾生意嘅地方。因為咁,雅言就沿水散佈響嶺南唔同地方,成為呢個區百越同中原人嘅共通話。
大漢中期,好多人唔中意王莽。響王莽8到23年改國為新之間,唔少人亦都來到中原,陳元,同之後士變世家都呢個時間來。佢哋響度響呢度開館交人讀書。大漢國去到後漢末期,中原一帶好亂。政體上,嶺南九郡之上加一級做州,叫交州。士燮(燮讀涉或薛)做咗交州太守,去除埋州刺史,佢差唔多獨立統治,自成一角。因為佢統治下好太平,所以好多中原人搬到去嶺南。經學家劉熙,就響交州開學,程秉﹑薛綜、許慈都係佢呢度嘅徒第。重有好多讀書人來到呢度,許靖、許邵兩兄弟、袁沛、鄧小孝、徐元賢、張子雲、劉巴、袁忠、桓邵住等等。佢哋響呢度開館授徒,無形中係同中原文化同埋雅言播種,加速雅言普及。
孫權公元210年任步騭(騭讀質)做交州剌史,帶兵入番禺,217年將交州治由廣信搬到番禺,嶺南進入三國時代。士燮就歸響吳國旗下,就繼續管廣信佢個地方,直至佢死。226年燮死嗰年,吳國試過另立廣州,不過無幾耐就廢咗。因為咁,吳國之內就更加多原本中原人來到呢度。吳國名士虞翻畀孫權貶到交州,就響度著書立說,開校敎人,學生有成幾百人。交州多人用雅言,官府用雅言,以至當地百越各部族之間都用雅言。呢個雅言,就係粵語嘅基礎。雅言因為有百越各部用,亦都滲入唔少百越詞彙。264年,吳國再一次將交州一分為二,番禺係廣州治所。
唔理係廣州定交州中心地方,都係家下粵語通行嘅地方,佢哋保留咗當時雅言嘅特色,又夾埋百越各話特色,成為之後嘅粵語。到之後,五胡亂華,嶺南以北嘅話有好大變化,咁就做成今日互不相通嘅情況。
漢朝同吳國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戰亂動蕩嘅狀態,好多中原人為咗逃避戰亂,舉家南遷,係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嘅第一次高潮。呢個時候,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大大促進咗漢語嘅傳播同埋發展。喺呢個時期,粵語同埋中原漢語已經表現出較大嘅差異,呢個時期可以稱為粵語嘅成長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到唐朝,粵語隨著廣東地區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廣州附近地區原來居住嘅一部分少數民族已經被漢化、另一部分被迫遷移到廣西等地而有咗好大嘅發展。喺呢個時期,粵語受中原漢語影響,變到更加規範化,進一步形成有一支相對獨立嘅語言體系、詞彙系統同埋語法結構嘅語言。唐朝係粵語日趨成熟嘅時期。
唐朝時期
到咗宋朝,粵語同埋中原漢語嘅差距越來越大,已經自立門戶。元明清時期,粵語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形成咗自己嘅特色。
宋元明清時期
而至清朝中後期,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僅留低咗廣州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所以相當一部分外國人嚟到中國後掌握嘅語言,係粵語而唔係北方話;除此之外,唔少京官為咗同外國人經商,亦常常學識講粵語。咁樣直接令到粵語喺晚清時期非常之流行。
清朝中後期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當時喺國會內訂立國語嗰陣,要求粵語成為中國國語嘅呼聲相當之高。當時廣東籍議員掌握咗過半數議席,粵語成為國語理應唔成問題;惟獨孫中山先生考慮到中國嘅統一問題,逐一向議員遊說將漢語北方話定做國語。最後,粵語以一票之差(亦都有尐人話係三票)敗北,漢語北方話成為咗中華民國國語。
1949年後,粵語作為一種地方語言而受到削弱,喺中國大陸「推廣普通話」嘅運動中,粵語嘅地位大不如前。粵語不斷向緊北方話靠攏,甚至有普通話取代粵語嘅情況出現,好多年輕一代根本唔識得一尐專業名詞嘅粵語讀法。由於國家政策規定,中小學都要用普通話教學,年輕一代長期喺普通話嘅環境下成長,變成有尐細路可以講到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反而廣州話就唔係好識,對於廣州話未來嘅發展有好大影響。相反,響香港,澳門以及其他海外華人聚居地,因為無政治干預,以及粵曲、粵語流行曲、電影及電視劇等文化嘅流行於中國大陸之外,粵語有相當嘅發展。
近代
主要特點
粵語保留咗大量古漢語嘅成分,主要表現喺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
保留大量古漢語嘅成分
喺標準粵語/粵語廣州話中保留咗好多古老發音,例如標準粵語中「我」同埋「餓」兩字嘅舌根鼻音聲母「ng-」保留咗中古疑母嘅原始發音。
喺聲調方面,標準粵語完整保留咗中古漢語中,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嘅調類格局,而且仲喺陰入之中衍生出一個中入調,係保留古漢語入聲較為完整嘅語言(喺諸閩語中,仲有混合入聲,睇閩南語),對於朗誦同埋研究中國古詩詞等文學作品,起著重要嘅作用。標準粵語包含 -p、-t、-k、-n、-m、-ng 六種韻尾,冇漢語北方話所具有嘅捲舌音、兒化、輕聲等現象(呢啲北方話特徵都係喺中古以後發展形成嘅,標準粵語並冇跟隨北方方言發生呢啲變化)。
辭彙方面
粵語中保留咗修飾成分後置同埋倒裝等語法項目。譬如喺人名前面加「阿」表示親昵;「公雞」調轉成「雞公」,「要緊」調轉成「緊要」,「離奇」調轉成「奇離」,「沉吟」調轉成「吟沉」,「乾菜」調轉成「菜乾」,「羹匙」調轉成「匙羹」等。由於粵語語法裏面有好多修飾成分倒置嘅現象,因此產生咗好多好特殊嘅句式。例如北方話「怪唔得」;粵語就講「唔怪之得」或者「怪唔之得」。又好似北方話嘅「我先走了」;粵語就講「我走先」。呢啲都係古漢語特徵嘅遺留。
語法方面
古代南遷到嶺南地區嘅漢人同埋百越土著長期雜居,彼此間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唔覺意就相互滲透。粵語既有古漢語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語成分,係兩個民族相互融合嘅結果。現代粵語裏面仍然有好多古代南越語嘅成分,主要表現喺辭彙方面。
保留較多古百越話底層成分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港英時期,香港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嘅粵語區。呢啲外來詞好多都冇俾漢語北方話吸收,好似「士多」(store),北方話講「商店」;有啲係北方話吸收咗但譯法唔同,例如北方話中嘅「沙拉」喺粵語中譯為「沙律」;唔少外國人名喺粵語中嘅譯法,亦同北方話存在咗好大差別,好似第43任美國總統George Walker Bush喺北方話中翻譯成「喬治?沃克?布希」或「喬治?沃克?布什」,粵語就將佢翻譯成「喬治布殊」。
由1980年代開始,唔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粵語區同埋內地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咗北方話,例如 [巴士](bus,公共汽車)、「貼士」(tips,服務小費)等等。有時,呢啲詞被北方話吸收嘅時候出現失真,例如粵語「搭的士」,「飛的」(「搭的士」嘅簡稱,香港唔通用)被北方話當作「打的」吸收。
香港粵語口語中經常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比如,「公文夾」通常用file(讀若「fai-lo」,有文具店會寫成「快勞」);男警員或男老師稱為「阿sir」(女警叫「Madam」、女老師叫「Miss」),工作加班稱為「開OT」(源自英語 Overtime)等等。雖然唔少英文發音會翻譯成漢字,但香港人不時會直接以英文字表達字詞,如「感覺」用feel代替,亦冇相關漢字表述該讀音。值得注意嘅係,為遷就粵語嘅節奏,feel往往會讀成few,失去L尾聲,fax讀成 「fae-si」加重尾音。呢種中英夾雜嘅地道用法喺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喺廣東省粵語區中亦逐漸增多。
除此之外,踏入咗二十一世紀,一啲新嘅用語亦開始喺香港出現,例如「潮」,「喪」,「hea」等等,主要流行喺青年人之間。
吸收咗較多嘅外來詞
粵語喺變化發展過程中亦都不斷出現咗好多同漢語北方話唔同嘅特有辭彙,呢啲辭彙有好多仲沿用至今,成為粵語嘅另一特色。日常用語中粵語同北方話唔同嘅詞彙可多達 50% 以上。喺科學技術領域,兩者唔同嘅詞彙就比較低,小於 10%。好多粵語詞彙同北方寫法會調轉,例如北方話嘅「懚私」,係粵語就叫「私懚」。
*按 : ( )入面嘅字詞係粵語本字。 「 」入面嘅字詞係粵音字,同埋佢既原意冇任何關係。
擁有大量同漢語北方話唔同嘅特有辭彙
粵語有相當複雜嘅聲調系統,同北方話(官話方言)嘅差別非常大。喺粵語中相當完整咁保留咗古漢語嘅入聲,而且仲由陰入、陽入分化出中入。標準粵語有九個聲調,分別係: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關於粵語嘅發音同埋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粵語發音。
發音系統比普通話複雜
現代粵語喺正式場合裡面普遍採用20世紀初興起嘅現代漢語白話文書寫系統,佢嘅語法、詞彙同普通話書面語大致相同。呢種白話文嘅語法、詞彙同埋用語同埋粵語有較大嘅差別,不過啲人似乎已經基本上習慣咗呢種差異,唔覺有大嘅不便。但當啲人用粵語讀呢種白話文嘅時候,一般係唔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嘅。朗讀者會習慣上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同埋用語對字面文句進行調整,用粵語複述出來。
大眾媒體為貼近民眾,不時會加入大量廣東用語。部分雜誌會採用另外一套粵語自己嘅白話文書寫系統,大量按照粵語語法同埋用語書寫,唔識粵語嘅中文使用者係難以理解呢種粵語白話文。報紙則會採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係以普通話白話文書寫,但喺對話同埋引言裡面,會用粵語白話文書寫粵語對白,令文章更加生動,並避免喺翻譯成漢語白話文時出現失真。
因粵語白話文書寫會用到大量粵語獨有嘅粵字,喺大五碼系統(由台灣公司建立嘅繁體中文系統)嘅電腦中未有收錄呢啲字,書寫粵語尤為不便。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個香港增補字元集,收錄咗擴增粵字約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摣」、「嘢」、「冚」等等。喺最新一版嘅增補字元集中,進一步收錄咗一些所謂嘅「粗口字」。呢種做法備受質疑,因為粗口乃社會一般禁忌。但講到學術層面,始終「粗口」唔被普遍認同。香港政府方面則表示收錄「粗口字」乃方便警方錄取口供嗰時用。姑勿論誰對誰錯,藉著呢套增補字元集,大部份粵語口語都可以被書寫出來。
由於唔係所有電腦都裝有廣東字增補字集,粵語使用者喺網上討論區等非正式場合,喺無辦法打出粵字嘅時候,會折衷地以英文嘅「o」代替口字旁,寫成「o的」、「o既」、「o野」來代替「啲」、「嘅」、「嘢」呢類粵字。
過去中國各地語言不通,而大部份人都係唔識字,一般讀得書嘅都係用書面共通文言文,所以敎育上係唔會教寫粵語。呢個情況就算之後白話文取代文言文都係一樣。如果學生用粵語來寫文,會俾人當做唔及格嘅中文文章。不過,因為流行文化貼近大眾,電影,粵劇都會有粵語書寫嘅字幕。跟住敎育普及,識字嘅人唔限於精英,粵語書寫就開始有普及之勢,而大量香港雜誌用粵語代替白話文,因此亦有唔少人會認為係香港中文水平低落。而雜誌粵語用字無從稽考,任用民間習字,亦有人認為粵語過於通俗,影響粵語文學價值。因為咁,八十年代開始,好多語言學者都對粵語做過唔少考定,搵口語本字做題材,著作好似雨後春荀,越來越多。不過由於字太過深僻,而敎育亦都好少兼顧粵語,所以一般大眾都好少會用。另一方面,講粵語嘅人好多都有同外地文化有接獨,粵語本身生動同埋對外語包容,豐富咗粵語本身嘅辭彙,甚至乎中文嘅辭彙。好似以前美容廣告係用「減肥」做標題,跟住變做「瘦身」,家下就用「纖體」招徠。由此可見,詞彙變得一個比一個靚,而「瘦身」一詞甚至俾公司管理層面做「裁員」嘅美化詞。
粵語嘅書寫系統
粵語有幾種方言。請詳細參閱粵語嘅方言。
影響
註1:語言學家一般認為,若果兩種話語間唔能夠直接溝通,咁呢兩種話語可以定義為兩種唔同嘅語言;若果兩者間有或大或小嘅差別,但係可以直接溝通,咁兩者就可以定義為同一種語言嘅兩種唔同方言。根據呢一個分類標準,粵語同普通話係完全無法溝通嘅,應該分別歸類為兩種唔同嘅語言。不過,一般認為,呢個並非語言分類嘅唯一標準,例如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雖然可以溝通,但係就被列為三個唔同嘅語言。語言歸類問題上難免出現政治、文化上嘅考量,所以中國語言學家大多數將粵語歸類為漢語嘅一種方言;同時唔可以唔承認,如果嚴格以溝通為標準,中國就要多出好多種語言,就連粵語本身都可能要分成多個唔同嘅語言出來。總括嚟講,隨著粵語嘅標準化,佢真正獨立成一門語言嘅可能性都係不斷增加。
註2:各統計資料有出入,詳細請參閱主要語言人口列表。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自然地理
公元前214年(秦),屬南海郡。331年(西晉),有東宮郡海陽縣。413年(東晉),東宮郡改名做義安郡。590年(隋),全國廢郡設州,設循州,之後改名做潮州。隋末唐初,改稱海陽縣改做義安縣。1914年(中華民國),有潮循道。1914年(中華民國),海陽縣改名做潮安縣。1953年,拆潮安縣城區起潮州市為省轄市。1955年,粤東行署喺潮州搬嚟汕頭。1958年,潮州市改名做縣級市。1958年11月,撤銷潮州市入潮安縣。1979年,恢復潮州市建制。1983年,撤銷潮安縣入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恢復做省轄市。1990年,由廣東省定咗做副地級市。1991年12月,原本係叫做潮州市升格咗做地級市,同時擴大區域,管轄新恢復嘅潮安縣、新設立的湘橋區、楓溪區同埋原汕頭市管轄嘅饒平縣。
歷史沿革
潮州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海濱魯"之稱。潮州文化喺中國嘅地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係潮文化得發源地,有專門研究潮州文化嘅"潮學"。潮劇、潮樂、潮繡、潮雕、等等都係潮州文化嘅代表,而潮州工夫茶更加係以考究嘅過程而聞名於世。潮菜亦都係舉世聞名
文化
韓文公祠、開元寺、湘子橋、宋明城牆、西湖、鳳凰天池、饒平海濱、濱江長廊、人民廣場、南國冰臼、泰佛殿 淡浮文物院等等 註:潮州八景 湘橋春漲、韓祠橡木、金山古鬆、鳳凰時雨、龍湫寶塔、鱷渡秋風、北閣佛燈、西湖漁筏。
經濟
公路:324國道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
鐵路:廣梅汕鐵路
公元前214年(秦),屬南海郡。331年(西晉),有東宮郡海陽縣。413年(東晉),東宮郡改名做義安郡。590年(隋),全國廢郡設州,設循州,之後改名做潮州。隋末唐初,改稱海陽縣改做義安縣。1914年(中華民國),有潮循道。1914年(中華民國),海陽縣改名做潮安縣。1953年,拆潮安縣城區起潮州市為省轄市。1955年,粤東行署喺潮州搬嚟汕頭。1958年,潮州市改名做縣級市。1958年11月,撤銷潮州市入潮安縣。1979年,恢復潮州市建制。1983年,撤銷潮安縣入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恢復做省轄市。1990年,由廣東省定咗做副地級市。1991年12月,原本係叫做潮州市升格咗做地級市,同時擴大區域,管轄新恢復嘅潮安縣、新設立的湘橋區、楓溪區同埋原汕頭市管轄嘅饒平縣。
歷史沿革
潮州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海濱魯"之稱。潮州文化喺中國嘅地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係潮文化得發源地,有專門研究潮州文化嘅"潮學"。潮劇、潮樂、潮繡、潮雕、等等都係潮州文化嘅代表,而潮州工夫茶更加係以考究嘅過程而聞名於世。潮菜亦都係舉世聞名
文化
韓文公祠、開元寺、湘子橋、宋明城牆、西湖、鳳凰天池、饒平海濱、濱江長廊、人民廣場、南國冰臼、泰佛殿 淡浮文物院等等 註:潮州八景 湘橋春漲、韓祠橡木、金山古鬆、鳳凰時雨、龍湫寶塔、鱷渡秋風、北閣佛燈、西湖漁筏。
經濟
公路:324國道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
鐵路:廣梅汕鐵路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2008年4月12日星期六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語原
一般咁講,國際上多半同意一國應該有:
各國政府之間通過外交關係交流協調。
但係,有啲人認為一個地區唔需要第二個國家嘅認同,只要符合上便四個定義就可以叫做國;另外有啲人就認為,一個地區必須應有第二個國家認同佢作為一個國嘅存在,先至係真正嘅國。不過,後者所要求嘅亦非正式嘅外交關係,而僅僅係對於佢存在嘅一個認知。
固定嘅人口
明確嘅領土
政府
同第二個國家發展關係嘅能力 馬克思主義者嘅國家觀
台灣嘅教科書通常喺規範面上定義國家做具備「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嘅政治實體,但係近代國際政治實務上第二個國家嘅承認亦決定一個政治實體可不可以具備「國格」;當一國得唔到第二個國家承認時,往往因領土嘅主張同爭奪而產生外交爭端甚至戰爭。
一般咁講,國際上多半同意一國應該有:
各國政府之間通過外交關係交流協調。
但係,有啲人認為一個地區唔需要第二個國家嘅認同,只要符合上便四個定義就可以叫做國;另外有啲人就認為,一個地區必須應有第二個國家認同佢作為一個國嘅存在,先至係真正嘅國。不過,後者所要求嘅亦非正式嘅外交關係,而僅僅係對於佢存在嘅一個認知。
固定嘅人口
明確嘅領土
政府
同第二個國家發展關係嘅能力 馬克思主義者嘅國家觀
台灣嘅教科書通常喺規範面上定義國家做具備「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嘅政治實體,但係近代國際政治實務上第二個國家嘅承認亦決定一個政治實體可不可以具備「國格」;當一國得唔到第二個國家承認時,往往因領土嘅主張同爭奪而產生外交爭端甚至戰爭。
2008年4月9日星期三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2008年4月3日星期四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黃曆又叫做皇曆,係一隻陰陽曆。黃曆其實係來自天文觀察,佢係參考咗太陽(日)同太陰(月)嘅運行周期而製訂。黃曆源於中國,並而傳到日本,韓國,越南東亞各國。雖則家下呢啲地方都改用西方傳入嘅公曆(西曆),但係好多傳統節日都會參考返黃曆定日子。民間星相都會用得到黃曆。黃曆嘅月太致同月嘅盈虧一致,因為咁,有時就畀人叫陰曆,不過曆學上陰曆另有所指。自大唐起,黃曆係皇帝頒佈,所以叫皇曆。亦有人叫佢做夏曆,因為佢同夏朝都定寅月做正月,不過,夏朝嘅曆法同家下好唔同,唔可以混淆。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配合意識形態,所以叫佢做農曆。
史
黃曆唔係單純一套方法紀日,重有用一套六十為一個循環嘅干支來紀日。之後干支重用來紀月同紀年。
2008年4月1日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