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季軍
季軍即係第名,通常係喺一個比賽入面排名次嗰陣就會用到呢個字眼。

2008年2月26日星期二

聖誕節聖誕節
聖誕節基督敎紀念耶穌出世嘅日子,響12月25日。雖然一直有人誤會呢一日係耶穌生日,但係近年查實,係敎會將西方原本冬至之後嘅各地風土宗敎慶祝活動,變為基督敎節日。雖然呢個係宗敎節日,但係因為呢個節日主張去祝福人,送嘢畀人,祥和,開心同家庭團聚,所以就算唔多信徒嘅地方都好受落。有人話其實耶穌係響6月出世嘅,而且唔係響公元1年,而係公元前6年
響20世紀後期,個節日配合商業活動同好多非基督徒慶祝,宗敎氣氛已經大為轉淡。
聖誕節前一晚,即係12月24日晚叫平安夜。而之後嗰日,12月26日叫拆禮物日(Boxing Day)。
東正敎呢一支嘅聖誕節都係12月25日,不過就係儒畧曆嘅。所以用額我畧曆計返,就係1月7日。


聖誕個「聖」字有啲以基督敎中心,所以有啲地方用中文寫做耶誕節
英文Christmas係Christ's mass簡寫,即係基督彌撒。亦有啲西方地方用新生來寫聖誕,好似法文noël。而簡寫X'mas嘅X其實係希臘字母Χ(chi),係一希臘文Χριστός(基督)第一個字母。所以X係代表基督。

2008年2月24日星期日

小熊貓
小熊貓又名紅熊貓英文中亦有 firefox 嘅名(中文譯作「火狐」),係一種哺乳動物,分布響中國南方到喜馬拉雅山麓。係屬於食肉目、小熊貓科。佢究竟應該列入科定係浣熊科,係咁多年以來一直都有爭論,不過最近經過基因分析,認為同美洲大陸嘅浣熊親緣關係最接近,應該單獨列為小熊貓科。

食啲乜
食物果實、根、栓皮櫟昆蟲等為主。中意夜行,日頭響樹上睡眠。交尾期為 1 至 3 月,5 至 7 月生育,一胎一般有 1 至 4 隻仔。幼仔 5 喺個月左右斷奶,18 至 20 個月性成熟。

2008年2月23日星期六

運河
運河係人工水道。通常係連住或者。佢有兩個用處,一係引水灌溉,二係用來運輸">運輸。有啲河會畀人改造到用來行船。
細嘅運河通常係畀過,而大嘅運河可以用來畀大輪船過,由一個大洋去到另一個。
古代中國會叫運河做渠,主要係用灌溉。

2008年2月22日星期五

分類

erpillar.onlyfun.net/Gossip/ComputerGraphics/images/twoDimTurtle-6.jpg" alt="海龜" align="right" style="padding:10px" /> 生活習性
有啲海龜中意食海棉。

繁殖
根據歷史記載同村民嘅描述,香港有唔少海灘,例如南丫島東澳下尾灣大嶼山塘福大浪灣香港島石澳大潭灣,響幾十年前都有海龜上岸生蛋。但市區同郊區發展得太快,呢啲海灘已再無見到海龜生蛋。
如今,只有南丫島嘅深灣仲有一小群綠海龜經常上岸生蛋,係香港唯一現存綠海龜生蛋地點。西貢大浪灣係近年首次發現有綠海龜生蛋嘅地方。根據原村民口耳相傳,以前香港整個東部同南部水域沿岸,都係綠海龜嘅生蛋地點。
另外,響東平洲赤門鶴咀等地方都有發現活生或擱淺嘅海龜。香港曾記錄過4種海龜:分別係綠海龜玳瑁稜皮龜太平洋麗龜
2006年,一個環保組織響西貢大浪灣海灘發現海龜蛋,係30年來首次。2007年,依批小海龜有部分暫居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海洋公園展出,直到天氣和暖時,便會回歸大海。

2008年2月21日星期四

粵語嘅方言 標準粵語(Standard Cantonese)
廣府話又叫做「廣州話」,係粵語嘅典型代表,但廣府話本身亦不斷咁變化發展。1949年前嘅廣州話用詞比較古雅,受北方話嘅影響亦較少。但喺最近幾十年,喺中國大陸嘅「推廣普通話」運動嘅影響下,近20年來廣州人嘅北方話水平喺大大提高嘅同時,好多地道嘅廣州話詞語喺日常使用中消失。例如今日嘅廣州人已經好少好似20年前咁樣,用「金魚黃」嚟形容「橙色」;甚至喺公共交通工具上,廣州話廣播詞亦生硬咁用粵語嚟讀出北方話嘅詞語——例如會用「站」而唔係粵語嘅「企」,同埋火車上廣播用「晚點」代替「延遲」。亦都產生咗一啲好似「落班」、「落課」等粵語夾埋北方話嘅的混合詞。

南番順方言
石岐話主要流行於廣東中山市嘅石岐區以南地區,同廣州話相近,但又不盡相同。對一啲事物名或者一般用語叫法同廣州話相比有佢獨特嘅一面。中山石岐人可以聽得明並將廣州話講得準,但廣州人或者香港人並唔一定講得準並完全聽得明石岐話。例如廣州話「瞓覺」,「瞓覺」一說石岐話都用,不過一般稱為「寐覺」(寐音係「眯」[mī])。石岐話形容一個人懶有習語「吃寐屙坐」。廣州話「頭先」(剛剛之意),石岐話都用,不過多數稱為「近先」(音「緊思」[gern see])、「啱先」。另外石岐話喺口音方面同廣州話亦有啲唔同。
喺1970年代末以後,因為大眾傳媒發達而導致石岐話不斷向廣州話靠攏,好多舊音同辭彙用法都逐漸減少以至消亡。例如上述嘅「寐覺」使用率越嚟越低,逐漸被「瞓覺」所取代。「下間」(廚房)、「銀錢」(元嘅俗稱,「兩個銀錢」即係兩蚊)呢啲老式石岐話新一代中山人已經好少用。

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


四月十三黃曆四月嘅第十三日。

四月十三 響呢日死嘅人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正月十六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黃曆一年之中嘅第十六日,亦係正月第十六日。

響呢日出世嘅人
呢段公元係跟儒畧曆
儒畧曆1582年10月4號之後一日,係額我畧曆1582年10月15號。下面公元跟額我畧曆計。

399年2月7號,日本仁徳天皇87年 - 仁德天皇、第十六代天皇
484年2月27號,日本清寧天皇5年 - 清寧天皇、第廿二代天皇
1855年3月4號,日本安政2年 - 江川英龍、伊豆韮山代官,兵學家

2008年2月18日星期一


 - 總計  - % 水域
8,3858 km² 1.3%
 - 總計  - 密度
8,189,000(2005年估計) 8,032,926(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 97/km²
 - 時間
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係一個喺歐洲中部嘅內陸國。同奧地利接壤嘅,西面有列支敦士登瑞士,南面有意大利斯洛文尼亞,東面有匈牙利斯洛伐克,同埋北面有德國捷克


主文: 奧地利政治
總統係奧地利嘅一國元首,由每6年全民選舉選出。總統負責提名總理,總理人選通常都係議會入面最大黨派領袖。奧地利議會由兩院組成,分別係由64個州代表構成嘅聯邦院(Bundesrat)同埋由183名喺直接選舉選出嘅議員構成嘅國民院(Nationalrat)。國民院負責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嘅就職儀式,通過不信任表決罷免聯邦政府同埋佢嘅成員。聯邦院就代表各個州嘅利益,有權將國民院通過嘅法案駁回,但係如果國民院堅持原法案,聯邦院就冇權再次否決。
喺社會民主黨佔據議會多數30年之後,2000年2月,保守嘅人民黨同右翼嘅自由黨組成嘅右翼聯盟取得執政地位。呢件事喺奧地利國內國外都引起強烈嘅反應。奧地利入面爆發大規模嘅抗議浪潮;而歐盟就對新政府採取咗政治制裁措施,奧地利嘅外交陷入孤立。喺9月歐盟取消制裁,奧地利嘅政局同對外關係就逐步恢復正常。2002年9月,由於執政兩黨喺關於政策同領導權嘅爭執加劇,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人民黨)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喺當年11月嘅選舉中人民黨嘅地位獲得鞏固(42.3%選票),而自由黨只係得到10.1%嘅選票。
目前奧地利議會(國民院)嘅議席分配如下:

79 席 人民黨 (42.3%)
69 席 社會民主黨 (36.51%)
18 席 自由黨 (10.1%)
17 席 綠黨 (9.47%) 奧地利 政治
主文: 奧地利各聯邦州


奧地利由9個聯邦州組成,分別係:
州下面設市、區同埋鎮(鄉)。

政區
主文: 奧地利地理
奧地利係一個喺歐洲中部嘅內陸國。地勢西高東低,阿爾卑斯山貫穿奧地利嘅西部同南部,呢樣嘢令到奧地利成為著名嘅冬季運動勝地。山地佔全國面積嘅70%。山脤南北兩邊係石灰岩帶,而中間就係結晶岩帶。最高峰係大格洛克納山Grossglockner,海拔達3798米。東北部係維也納盆地,東南部同北部就係丘陵地型同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喺境內長350公里。南部有穆爾河同德拉瓦河,而西部就有因河同薩爾察赫河等。奧地利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區入面,氣候溫和,夏天涼爽,冬天就凍。
首都係座落喺多瑙河邊嘅維也納。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薩爾斯堡、因斯布魯克、格拉茨同林斯等等。

經濟
主文: 奧地利人口
奧地利絕大多數人都係奧地利裔,屬歐羅巴人種,大部份係阿爾卑斯類型,其餘大約10%嘅奧地利人口就係非奧地利裔。呢啲人多數都嚟黎自周邊地區,特別係東歐國家。另外有大約1萬8千個斯洛文尼亞族人喺克恩頓州同施蒂利亞州定居。地處歐洲三大族(日耳曼、斯拉夫、拉丁)嘅交匯處,奧地利人主要係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嘅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同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且有馬扎兒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嘅土著居民嘅成分。佢哋雖然同德意志人喺族源同語言上有唔少近似嘅地方,但係就有自己獨特嘅民族形成過程。
奧地利嘅官方語言係德語,口語用上德意志語嘅多種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亞方言、下巴伐利亞方言),同書面語差別較大。奧地利嘅德語標準同德國使用嘅德語標準亦都有一些區別。
超過四分之三嘅奧地利人信奉羅馬天主教,有6%係基督新教中嘅加爾文派。其他主要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同基督教新教。猶太人曾經大量喺奧地利居住,1930年嘅時候人口超過十萬人,但後來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嘅影響,數量劇減,現時人口有大約1-2萬,但係有上升嘅趨勢。

文化

奧地利名人一覽
奧地利通訊
奧地利交通
奧地利軍隊
奧地利外交
旅遊">奧地利旅遊
奧地利電子藝術大獎

2008年2月13日星期三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氏,名,字仲尼(今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嘅思想家教育家">教育。他係自漢代中華文化中嘅主流學說儒家嘅創始人,孔子和他創立嘅儒家思想對古代中國及朝鮮等周邊國家有深遠嘅影響,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

家世同生平
孔子所處嘅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嘅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嘅「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係中國人嘅文化自覺最初發生嘅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嘅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嘅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係這時代精神嘅代表人物同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論語》係瞭解其思想嘅主要著作。

思想
孔子思想嘅核心係什麼,有三種看法:仁,禮,仁同禮。

思想核心
子貢說:「夫子之言性同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孔子回避了形而上學。當他反問子路「未知生,焉知死」,當他告訴樊遲「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確實更多地關注著現世同此岸,這時他很像係一個溫和嘅懷疑論者。不過,「性同天道」係早期儒家相當重要嘅一個命題,可謂後來天人關係探討之濫觴。不少人認為孔子嘅性命之學集成于《易傳》,然而《易傳》係否孔子所作並沒有最後嘅結論。

形而上學
係孔子和弟子反復探討嘅命題。有一次,樊遲就此請教,孔子說:「愛人。」很多學者指出,仁愛不係無差別嘅愛,而係所謂愛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堅持認為仁嘅原則嚮於博愛。顏淵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這句話嘅解釋同樣頗具爭議,但至少指示了嘅重要性。不過,孔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可見,禮係外嚮嘅規範,而仁才係內嚮嘅德性。根據仁嘅原則,人將自然嘅血緣親情發散強化,推己及人,由近而遠,同眾人和睦相處。所以,孔子非常重視,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同?!」而當仲弓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嚮邦無怨,嚮家無怨。」這裏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係孔子告訴子貢可以一生奉行嘅。恕係一個基本原則,孔子告訴曾參「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同小人雖然係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嘅,但孔子不認為這係唯一嘅差別,更重要嘅嚮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係修養嘅最高境界,同時也係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嘅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係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污、媚世自係、毫無原則嘅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嘅鄉願也正係孔子所深惡痛絕嘅,他說:「鄉願,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係次好嘅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樸實和文采兩面均衡)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驕(傲慢),小人驕而不泰。」 人生境界
正名係孔子最重要嘅政治主張。當初,齊景公問政於孔子,他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來,嚮衛他對子路不厭其煩:「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正名嘅目嘅嚮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嘅社會,使人們有一定嘅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嚮一種不可預期嘅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嘅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係以復古嘅名義鼓吹一種新嘅世界秩序。
,對於孔子而言,不僅係個人嘅美德,而且係一個基本嘅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嘅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嘅係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政治秩序

教書育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嚮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嘅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嘅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嚮德行方面出眾嘅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嚮政事方面出眾嘅有:冉求仲由
嚮言語方面出眾嘅有:宰我端木賜
嚮文學方面出眾嘅有: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
相傳《春秋》係孔子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使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寄託孔子嘅政治理想。(現在一般認為《春秋》係孔子對魯國原始國家歷史材料進行編輯後寄託其政治理想嘅新作品,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一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書,係為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嘅文獻:《論語》。漢代定型嘅《禮記》一書中也有關於孔子思想嘅記述(如其中嘅《大學》 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嘅《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之說,近年來,逐步得到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嘅《大學》、《中庸》兩篇同反映被稱為亞聖嘅孔丘之後最偉大嘅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嘅《孟子》一書合嚮一起撰寫了《四書集注》,係謂四書。四書同《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對古籍嘅整理編修

身後榮辱同深遠影響
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嘅尊崇,不斷對孔子進行追封追諡。
漢武帝以後,孔子及其開創嘅儒家一系思想構成了其後中華文化嘅主流,對中國及部分周邊國家嘅社會及民眾各方面嘅發展均產生了極其重大嘅影響,孔子嘅形象同思想也被後人根據當時嘅需要做出了各種不同甚至相反嘅解讀同詮釋,其學術思想被奉為占統治地位嘅官方意識形態直至清朝末期。儒家文化超越國界,嚮東亞一帶傳播久遠,並為西方所關注。北宋時孔子嫡派後裔被封為「衍聖公」,子孫世襲一直到中華民國,77代衍聖公孔德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居臺灣

孔子 歷代追封追諡
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後,中華文化從此和孔子緊密地聯繫嚮一起,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嘅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徵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孔氏家族
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係嚮明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將「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崇禎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後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到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再添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咨請當時嘅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係「欽」字輩。因此,不少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嚮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1],呢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他大家族譜系嘅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由於孔氏譜系嘅完善,有時孔姓人也會遇到了一些小小嘅不便之處。如若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晚輩見到長輩一定要按輩份稱呼,往往出現年齡相仿者輩分相差數輩甚至十數輩嘅情形。另衍聖公府裏面不用孔姓為傭人,主要原因就係衍聖公很可能比多數同宗人輩份要低,導致主僕關係和輩分關係發生尷尬。一些孔姓貧窮人家可能會先改名姓再進府為僕。
三族亦用孔姓行輩排序,唯開始時期和嚴格程度各有差異。

家譜
歷代衍聖公:

卌七世祖 黃帝軒轅氏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囂)
卌五世祖 蟜極
卌四世祖 帝嚳高辛氏
卌三世祖 
卌二世祖 昭明
卌一世祖 相土
四十世祖 昌若
卅九世祖 曹圉
卅八世祖 冥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恆
卅六世祖 上甲微
卅五世祖 報乙
卅四世祖 報丙
卅三世祖 報丁
卅二世祖 主壬
卅一世祖 主癸
三十世祖 商王成湯(太乙)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廿一世祖 商王陽甲 商王盤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 商王廩辛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 微子 微仲衍
十三世祖 宋公稽
十二世祖 宋丁公
十一世祖 宋湣公
十世祖 弗父何
九世祖 宋父周
八世祖 世子勝
七世祖 正考父
六世祖 孔父嘉
五世祖 木金父
高祖  祁父
曾祖   防叔
祖父  伯夏
父  叔梁紇
孔子
孔鯉
孔伋
曾孫 孔白
玄孫 孔求
六代孫 孔箕
七代孫 孔穿
八代孫 孔謙
九代孫 孔鮒、孔樹、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奉祀君」
十代孫 孔忠
十一代孫 孔武
十二代孫 孔延年
十三代孫 孔霸漢元帝封為「褒成侯」,賜食邑八百戶。
十四代孫 孔福,漢成帝綏和元年封為「殷紹嘉侯」
十五代孫 孔房,褒成侯
十六代孫 孔均,褒成侯
十七代孫 孔志,褒成侯
十八代孫 孔損,褒亭侯
十九代孫 孔曜,奉聖亭侯
二十代孫 孔完、孔讚,褒成侯
二十一代孫 孔羨,宗聖侯
二十二代孫 孔震,奉聖亭侯
二十三代孫 孔嶷,奉聖亭侯
二十四代孫 孔撫,奉聖亭侯
二十五代孫 孔懿,奉聖亭侯
二十六代孫 孔鮮,奉聖亭侯
二十七代孫 孔乘,崇聖大夫
二十八代孫 孔靈珍,崇聖侯
二十九代孫 孔文泰,崇聖侯
三十代孫 孔渠,崇聖侯
三十一代孫 孔長孫,恭聖侯
三十二代孫 孔嗣悊,紹聖侯
三十三代孫 孔德倫,褒聖侯
三十四代孫 孔崇基,褒聖侯
三十五代孫 孔璲之,褒聖侯、文宣王兼兗州長史
三十六代孫 孔萱,文宣公
三十七代孫 孔齊卿,文宣公
三十八代孫 孔惟晊,文宣公
三十九代孫 孔策,文宣公
四十代孫 孔振,文宣公
四十一代孫 孔昭儉,文宣公
四十二代孫 孔光嗣,泗水主簿
四十三代孫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四十四代孫 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贊善大夫
四十五代孫 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第46代衍聖公 孔聖佑,文宣公兼知縣事、孔宗願宋仁宗改稱孔子嫡長孫為衍聖公,
第47代衍聖公 孔若虛、孔若愚、孔若蒙
第48代衍聖公 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第49代衍聖公 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第50代衍聖公 孔拂、孔摠、孔晉、孔拯
第51代衍聖公 孔元用、孔元孝、孔文遠(南宗)、孔元措、孔元紘
第52代衍聖公 孔之厚、孔之全、孔萬春、孔之周
第53代衍聖公 孔浣、孔治、孔貞、孔洙(南宗)
第54代衍聖公 孔思晦、孔思誠、孔思許(南宗)
第55代衍聖公 孔克堅、孔克忠(南宗)
第56代衍聖公 孔希學、孔希路(南宗)
第57代衍聖公 孔訥、孔議(南宗)
第58代衍聖公 孔公鑒、孔公誠(南宗)
第59代衍聖公 孔彥縉、孔彥繩(南宗)
第60代衍聖公 孔承慶、孔承美(南宗)
第61代衍聖公 孔巨集緒、孔巨集泰(字永實)、孔弘章(南宗)
第62代衍聖公 孔聞韶)、孔聞音(南宗)
第63代衍聖公 孔貞幹、孔貞寧)、孔貞運(南宗)
第64代衍聖公 孔尚賢、孔尚乾(南宗)
第65代衍聖公 孔衍植、孔衍楨(南宗)
第66代衍聖公 孔興燮、孔興燫(南宗)
第67代衍聖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第68代衍聖公 孔傳鐸、孔傳錦(南宗)
第69代衍聖公 孔繼濩、孔繼濤(南宗)
第70代衍聖公 孔廣棨)、孔廣杓(南宗)
第71代衍聖公 孔昭煥)、孔昭烜(南宗)
第72代衍聖公 孔憲培、孔憲坤(南宗)
第73代衍聖公 孔慶鎔、孔慶儀(南宗)
第74代衍聖公 孔繁灝、孔繁豪(南宗)
第75代衍聖公 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第76代衍聖公 孔令貽(字穀孫),1877年光緒三年)5歲時承襲衍聖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於北京太僕寺街衍聖公府。
第77代衍聖公 孔德成1920年生),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總統明令,承襲衍聖公爵位。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號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孫家鼐孫女孫琪芳女士。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孔德成隨中華民國遷往臺灣,復建臺北家廟,歷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兼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開設商周青銅彝器、三禮綜合研究、金文等課程。長女維鄂,子維益(卒)、維寧,長孫垂長。 世系
孔子後人繁衍,有名嘅後人包括:

第14代西漢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第19代東漢孔宙(103- 163),字季將。少好學,治嚴氏《春秋》,舉孝廉,授郎中,遷元城令。係時,泰山附近動亂,孔宙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門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東廡。
第20代東漢末年嘅孔融
第26代孔坦(285-335),字君平,居會稽。任世子文學,後補為太子舍人,遷尚書郎,任吳郡太守,後遷尚書,疾篤未任。晉元帝年間,建議申明貢舉之制,崇修學校。死贈光祿勳,諡「簡」。有集傳世。
第32代南朝孔奐(514-583),字休文,居會稽。好學善屬文,通經史百家。侯景之亂,孔奐獨傲然自若,自謂不以取媚凶醜以求全。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晉陵太守,後為禦史中丞、吏部尚書等。有集傳世。
第32代孔穎達,經學家。最重要嘅著作為《五經正義》,係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嘅著作。
第37代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時同李白、韓准、張叔明、陶河、裴政隱居徂徠山,稱「竹溪六逸」。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授左衛兵曹參軍,累官至給事中、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受命為魏博宣慰使,成功勸說藩鎮田悅歸順。後為藩鎮李懷光部眾所殺。
第38代孔述睿(730-800),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代宗召為大常寺協律郎,轉國子博士,遷尚書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後升為諫議大夫兼皇太子侍讀,改秘書少監兼右庶子,復為史館修撰。「述睿每遷,即至朝謝,俄而辭疾歸。」述睿精研地理,重修《地理志》。卒贈工部尚書。
第45代北宋孔道輔(985-1039),字原魯。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舉進士第,授寧州軍事推官。九年(I016年)遷大理寺丞,知仙源縣(今曲阜縣),主孔子祀事。曾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宴使者,優人以孔子為戲,道輔怒退,契丹陪罪,後不敢侮慢宋使。後知兗州,曾訪得孟子墓,建廟於墓之西南。卒後,受祀于鄒縣孟廟,稱先儒孔氏。
第46代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輔次子。登進士第,知仙源縣(今曲阜縣)。司馬光上章推薦,遷為太常博士,後為司農少卿,後遷鴻臚。編有《孔氏宗譜》、《闕裏世系》等。
第47代北宋孔平仲,字義甫。姓剛直,而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貶官。長於史學,工文詞,著有《續世說》等書。同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黃庭堅論元祐人才,譽稱「二蘇(蘇軾、蘇轍)聯璧,三孔分鼎」。
第54代孔思迪,字凝道。以國子生授膠西主簿、安慶錄事,轉光山尹,遷陝西行台禦史、湖廣都事、太常禮儀院判、太常禮儀使。元文宗時,楚中因災動亂。遷思迪為湖廣都事,以宣撫安定為主策,動亂遂告平息。
第60代孔承倜,字永冠。博學工詩,尤精顏真卿書法,明代孔廟石碑多出其手。一生為官清正,篤信陽明之學,足跡所至,均開館會生徒。著有《易經代言》、《詩經代言》、《書經代言》、《四書代言》等。
第62代孔聞詩(?-1643),字四可。天啟二年(1622年)舉進士,授中書舍人。崇禎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條上八事,以革新政治。時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縣,聞詩應援守禦,戰績卓著。編有《奏議》數卷。
第63代孔貞運(1574-1644年),字開仲。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試第二名賜進士第,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東閣大學士,晉太子太保,代為輔相。編著有《詞林典類》等書。
第63代孔貞瑄,字壁六,清順治庚午舉人,博學多才,潛心研究經史,尤精算學、韻學。由泰安學正升雲南大姚知縣,因爭公道不得而辭官。 晚年專事著述,著有《聊園文集》等。
第64代戲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
第69代孔繼汾(1725~1786),經學家。有《闕裏文獻考》100卷,《孔氏家儀》14卷,《樂舞全譜》2卷,《匡儀糾謬集》3卷,《行餘詩草》2卷,並校刻《文獻通考序》1卷。
第69代孔繼涵(1739~1783),校勘學家。有《微波榭叢書》。
第70代孔廣森(1752-1786),經學家、音韻學家。著有《春秋公羊通義》、《大戴禮記注》、《經學卮言》、《詩聲類》等。
第70代孔廣陶(1832-1890),廣州藏書名家。藏書處稱「三十三萬卷書堂」,同伍崇曜「粵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館」、康有為「萬木草堂」,合稱「粵省四家」。
第71代孔昭虔(1775年-1835),宇元敬,孔廣森子。嘉慶六年(1801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官至貴州布政使。善隸書,工吟詠,於古音學頗有研究,曾著《古韻》、《詞韻》。
第71代孔昭薰,宇惠如,衍聖公孔廣棨次子。嘉慶舉人,襲封翰林院五經博士,任山東臨邑縣訓導。刻苦好學,嗜古工詩,好金石學。於曲阜城郊掘得漢、唐宋、金、元、明各代石碑120通,編成《至聖林碑目》六卷。
第72代孔憲彝,著名詩人。
第72代後裔孔憲鐸1935年生),曾任美國馬裏蘭州立大學學術副院長、香港科技大學學術副校長
第73代現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嘅孔慶東
第73代孔慶翔(1983-),美國偶像參賽者
第74代孔繁禮(1923-),字景高,安徽太湖人。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編委,安徽阜陽師院古籍所顧問,蘇軾研究專家。
第74代孔繁星,當代詩人。
第75代孔祥熙,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
第75代孔祥吉,當代著名清史學家。
第75代孔祥東,國際知名鋼琴家。
第76代孔另境(1904─1972),原名令俊、若君。近代文學家。
第76代孔令朋(1919─),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教授,著有回憶錄《風雨人生》。
第76代孔令輝(1975─),當代著名乒乓球運動員。
第76代孔令奇(1980─),台灣歌手,美國籍。
第77代嫡孫女孔德齊1915年生),第77代衍聖公孔德成嘅大姐,嫁給前清探花、著名書法家馮恕嘅之子,婚後因琴瑟不和而早逝。
第77代嫡孫女孔德懋1917年生),第77代衍聖公孔德成嘅二姐,嫁給清末翰林、《新元史》作者柯劭忞之子柯昌汾。 注釋

儒家(儒教)
孔子弟子列表
衍聖公
孔子學院
孔廟
孟子
八佾舞
教育獎">孔子教育

2008年2月12日星期二


基督教單神宗教。佢係以福音所以記載嘅耶穌生活同教導為依歸。基督徒相信耶穌係救世主,亦都叫佢做耶穌基督。響2001年,估計有成信眾二十億人,即係佢係世界最大宗教。

基督敎 基督教經典
唔知幾時開始,嚮香港基督教等同於新教,香港嘅新教徒自稱「基督徒」。天主教徒亦多以「我係天主教嘅」作為悉別,較少以「基督徒」自稱。

2008年2月11日星期一

奴隸
奴隸制,係當人係貨物嘅制度。奴隸主擁有奴隸,奴隸係主人嘅財產。主人可以使奴隸做嘢,一切供級都奴隸主畀,無人身自由。如一個人類社會,大部分物質生產都係奴隸做嘅,咁嘅社會,叫奴隸社會

2008年2月10日星期日

楊森
楊森JP(YEUNG Sum;1947年11月22號—),廣東廣州出世,籍貫廣東增城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英國約克大學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師,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佢係香港泛民主派嘅一員。

2008年2月9日星期六


閏八月廿二黃曆閏年閏八月第廿二日。因為閏八月唔係年年有,平時紀念都會響八月廿二

閏八月廿二閏八月廿二 響呢日出世嘅人
呢段公元係跟儒畧曆。 儒畧曆1582年10月4號之後一日,係額我畧曆1582年10月15號。下面公元跟額我畧曆計。

2008年2月8日星期五

照相機
相機,又叫做影相機,係用來影相架生。最基本相機係一個唔透,留一個好細嘅窿響前面,前面景物嘅光就穿過一個好細嘅窿射到盒裏面另一面,響上有前面景物嘅倒影,而底片就企響度曝光。多數相機都有好多附加結構,例如一組鏡頭,等佢可以控制影出來效果。而家嘅相機相當精細同覆雜。

2008年2月7日星期四

海豚音海豚音
海豚音學名叫 Whistle register中文多數譯做「哨音」,俗稱「海豚音」,係一種聲樂嘅發聲方式,係人類可以發出最高嘅音,由於呢種聲好似咁,所以叫「哨音」。而中文「海豚音」呢個俗稱,係因為呢種音同海豚嘅 2000 赫茲至 10 萬赫茲波長高頻超聲波好似,不過實際上並去唔到海豚赫茲

參考

2008年2月6日星期三

電芯
電池,有叫做電芯,係儲化學能嘅裝置,用嗰時佢會有電化學反應,響完整嘅電路出來。

2008年2月5日星期二


十一月初三黃曆十一月嘅第三日。

十一月初三 大件事
呢段公元係跟儒畧曆。 儒畧曆1582年10月4號之後一日,係額我畧曆1582年10月15號。下面公元跟額我畧曆計。

2008年2月4日星期一


中國一詞自古有之,最早指居於「天下」(世界)中心嘅中原地帶,近代以來,「中國」一詞成爲民族國家意義上嘅政治概念。一般嚟講,「中國」:

歷史嘅角度,係從三皇五帝嘅傳說時代開始,經歷了唐堯、虞舜、夏、商、周、秦、漢、新、三國時代、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權嘅連貫歷史嘅整體。
由地理嘅角度,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係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遼闊嘅國家之一。
由政治/行政的角度,而家存在兩個政體: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喺臺灣地區嘅中華民國 詞源
古代漢語中嘅「國」不等同於現代嘅「國家」。
「國」最初嘅意思係天子、諸侯所居住嘅築城的地方(及周邊近郊),更遠統治嘅地方稱「野」,「國」對天子可指京畿,如:「國人暴動」。當然諸侯方面也可以使用「國」。如:(衛)懿公好養鶴,鶴有祿位,狄人入侵,「國人不出戰」,招致滅國。(參考來源)因此,就是要加「中」來修飾「國」才能明確地表示「京畿」嘅含義。
隨着歷史嘅發展,各政權嘅直接統治範圍不斷擴大,至春秋「國野」已逐漸不分,原先稱「野」嘅地方也能稱「國」了,「國」指代嘅範圍就這樣逐漸擴大。隨着兼併更加劇烈,進而秦統一各國,「國」的概念開始趨向於「地方」、「地帶」,如「北國」、「南國」、「水鄉澤國」、「雪國」。
「國」也被用來抽象地指代某一地理區域嘅政權和人民,如:「治世不一道,便國(有利於國)不必法古。」(《商君書》),呢種用法接近於今日所講嘅「國家」一詞。

中国 「國」
五千年浩浩蕩蕩嗰人文歷史最為國人所樂道。 夏朝為傳說中,中國第一個朝代﹐周朝為最長朝代﹐經歷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先至被秦國吞併。中國漢唐兩朝為鼎盛時期﹐至今仍有華人自稱唐人﹐而漢族亦因此著稱。

地理
2006年計人口13億,排世界頭位。

民族與民系
官方話係普通話,而各地方都有自已既方言,好似廣東話,兩廣(廣東廣西)最多人講

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獅子山英文Lion Rock, 獅子石,係香港新九龍新界之一座,係九龍山脈嘅其中一個峰,高495。獅子山南面係新九龍馬仔坑橫頭墈竹園呢啲地方。東有雞胸山,西有筆架山。而西北有望夫石沙田紅梅谷,可以由呢個方向落大圍

erpics/4/8/143348/1170292575.jpg" alt="獅子山" align="left" style="padding:10px" /> 交通
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同之後中國大陸政治運動,令到好多人走落來香港。獅子山南面新九龍,係其中一個最多人住嘅地方。有山邊木屋,有唐樓,有公共屋邨,有工廠大廈,有山寨廠。因為咁,呢處係當時典型香港社會代表。1974年香港電台開始播電視劇《獅子山下》講唔同嘅處景故仔,裏面唔少人有相當奮發,加上羅文唱同名主題曲,香港人好受落,好有共鳴感。獅子山下就成為香港精神其中一個象徵。
到1997年後,香港經濟不景。當時財政司梁錦松拎返出來講,提醒香港人要有當時同舟共濟。獅子山下又再流行起來。